《为何爱会伤人》:我如何爱你

《为何爱会伤人》:我如何爱你

Louis 844 2020-08-26

真爱从真实开始。

作为一期七夕特别篇,这篇文章算不上是读书分享。那是某天看到了武志红关于爱情的讨论,又用了一天大概浏览了一下他的《为何爱会伤人》,结合之前的《亲密关系》,跟大家探讨一下什么叫做爱情。

谨以此文向我的两位即将结婚的朋友表示祝福

熟悉感是一见钟情的秘密

当你看到一个坠入深渊的人时,不要以为,他只是一个受害者,相反,他可能正在享受着这个深渊。

关于爱情的文章要从哪里开始写呢?思来想去还是从一见钟情开始吧。在我的朋友圈里,不乏一见钟情的案例,这似乎是一种命中注定、一种第六感、一种“来电”的感觉,在爱情小说中会把这种感觉描绘得神乎其神。其实,当人们深深的陷入爱情,并有着强烈的感觉时,很可能都是“少年时代的憧憬”强烈的被唤醒了。

有一些这样的案例,A小姐对B先生一见钟情,心理咨询师问:“她像你的爸爸吗?”A小姐首先是回答不像,但是当她开始总结B先生的相处细节,发现他们实在是像极了。所谓的一见钟情,不过是A小姐又发现了一个机会,可以再一次重复童年了。并且,这种发现,其实是在一瞬间完成的,那就是A小姐看见B先生的第一眼。意识上,A小姐看到的是一个干净、阳光而乐观的大男孩;潜意识上,A小姐看到的更多。她在看到B先生的的第一眼,就已经嗅到了这个男孩一切重要的心性。这些她无法诉诸言语的信息,在对她说,这个人像极了她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男人。

很多一见钟情的类型,其实都是少年时代憧憬。现实中的父母如果令我们不满意,我们心中就会根据理想父母寻找恋人。虽然有的时候找的甚至是父母的反面,比如母亲内向,不善交际,在家族中地位不高,于是我们构想出一个开朗大方的理想型。不错,意识的部分指导我们寻找一个开朗大方的女朋友,但是对方真正能打动我们的,是突然的一个忧郁的眼神,那个如同母亲一般的熟悉感。重复童年使得我们感觉到舒适,即使童年并不快乐,但是由于那些经历构成了我们小时候的相处模式,当它以别的方式呈现的时候,我们反而会显得不习惯。

一个人越爱我,对我就越好

对于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而言,这个信条是正确的。但对于一个心中充满恨的人而言,这个信条是错误的。

我们所有重要的外部关系,都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的结果。并且,外部关系越重要,我们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的程度就越厉害。所以,一个内心充满恨的人,他越爱一个人,他就越有可能成为那个人的地狱。

网上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对于婚姻带来的杀人案,其中一些的手段恐怖至极。丈夫把妻子杀害并且还冷静的把尸体处理掉。我们会惊讶为何会有人如此对待自己心爱之人的时候,没想到那其实就是他爱对方的方式。

先缓一口气,从如此沉重的事情中抽身出来,整理一下思绪。我们爱的方式是从小开始习得的,所以我一直很强调父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。他们形成了我们对与“内在的父母”和“内在的孩子”的关系雏形,也就形成了我们爱一个人的方。假若一个人“内在的父母”与“内在的小孩”的关系基本是和谐的,是相爱的,那么,这个人越爱你,就会对你越好。但假若一个人“内在的父母”与“内在的小孩”的关系是病态的,是相互对立甚至是仇恨的,那么,这个人越爱你,就会对你越糟糕。

每个人爱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。一些不健康的父母相处模式,比如一方控制另一方,会使得孩子在爱的时候,偏向于控制或者受控制。如果你渴望自己的爱情是温暖的、和谐的,最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结果,那么,一个简单的前提条件是,你和爱人的内在关系模式都基本是温暖而和谐的。如果你渴望自己的爱情是轰轰烈烈的,爱到极致,恨也到极致,那么,这个渴望本身就说明,你的内心是分裂的,是冲突的,而你也势必会去寻找那种内心严重分裂的人。

在自由恋爱时代,只要爱人不是你被迫选择的,那么爱情中的幸与不幸其实都是你主动选择的。所以,只要是自由恋爱,就要试着不谴责对方,试着从自己身上找答案,然后主动选择,并承担选择的责任。

幻灭

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,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,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。

迷恋一个人到如痴如醉时,男子会对女子说,你是女神;女子则会对男子说,你是主宰。假若你被迷恋,你是否愿做女神?抑或,你是否愿做主宰?或许,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,因为被迷恋并被奉为女神或主宰,满足了我们自恋的需要,容易让我们飘飘然。不过,真正有智慧的人,不愿意被奉为神。不管对方如何迷恋自己,如何将自己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,他仍然知道,自己只是一个人,一个有血有肉有优点有缺点的具体的人。并且,这样的人还知道,迷恋者迷恋的不是真实的自己,而是迷恋者投射到自己身上的一个幻象。没有人愿意做另一个人的幻象。只是,很多人不懂这一点,发现自己被迷恋时就沾沾自喜,从而乐于被迷恋,甚至制造幻象,让对方迷恋。拒绝做另一个人痴爱的幻象,这或许是传奇才女林徽因拒绝徐志摩痴爱的原因。

找一个相守一生的人,未必要完美,甚至未必是至爱,只要同路就好,可以结伴而行,不至一生寂寞,足够了。

本节中讲到的幻灭,就是幻想破灭。幻想来源于对另一个人的迷恋,只要我喜欢你,你在我眼中,做什么都是好的。这个时候,我们爱上的通常是自己投射在对方身上的幻象,而不是真正的对方。于是出现了所谓的“七年之痒”。

七年之痒为什么是七年?因为我们第一次童年经历了六年。六岁之后人格基本定型。六岁的孩子开始放弃改造父母的愿望,他们学会了接受“父母就是这个样子”的事实。不过,改造的愿望并没有消失,只是深深的压抑在潜意识深处而已。于是我们进入了第二次童年,我们把父母的形象投射到恋人身上,然后尝试改造恋人,以纠正头年到错误,还是经过六年,我们再次发现,改造的办法行不通,于是需要再次放弃这个改造梦。

不过其实改造失败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契机,因为我们放弃了改造的梦想,开始看到真实的对方,如果愿意接受彼此的真实存在。那么一个新的、真实的关系就会得以建立,这个关系看起来不如前六年的关系那么动人,但它更稳固、更牢靠、更有弹性,也更轻松自如。假若这个关系发展下去,它会越来越深入,越来越迷人。

相恋容易相处难。相恋时,其实我们没有和对方的真实存在打交道,我们是将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对方身上,然后与自己的幻想打交道,这自然比较容易。相处时,我们就要看到彼此的真实存在,从而能适当地放下自己,与那个和自己一样拥有独立意志的人打交道。这的确更难。

轮回

如果你得到了幸福,你就重复幸福;如果你学会了信任,你就重复信任。相反,如果你得到了痛苦,你就重复痛苦;如果你学会了敌视,你就重复敌视。很多心理学家认为,这种强迫性重复,就是所谓的命运。

这一节讲一下我们的命吧。

命运总有一种可怕的魔力,谈过很多段感情,都是倒在同一个原因上,可能有些人会感慨,为什么我总遇到这种类型的人啊,也许这就是命吧。但是其实所谓的命,也是我们自己尽力制造出来的心理牢笼,讲一个故事吧。

E先生的家庭中,父亲一直承担养家糊口的角色,母亲的贡献相对就没有父亲那么多。父亲在E先生的心目中形象突然伟岸起来,他长大之后也要成为父亲的样子。于是,亲密关系中的E先生倾向于表现为无所不能,为另一半遮风挡雨的形象。在工作中也是亲力亲为,事事躬亲的行事作风。在找对象和招下属的过程中,也偏向于寻找能力上不如自己的,好让自己可以充当父亲的角色,承担起拯救母亲的伟大使命。这个母亲形象的向外投射,E先生更容易把亲密关系中的对方视为弱势的、需要帮助的形象,于是他构建了一个与自己童年类似的环境,并且亲手把对方打造成一个需要帮助的弱势形象。这就是他的轮回。

重复是因为我们惧怕丧失预见力。强迫性重复无处不在,就好像是,我们只习惯拥有过的生活,如果现在的生活变得与过去不一样了,我们就得做点什么事情,把现在弄得和过去一个样。如果外部的情况改变了,到了新环境中,我们的预见能力就会丧失,显得一切都乱糟糟的。于是我们会做些事情,把情况变得跟以往一样,虽然情况可能会恶化,但是会让我们内心安定下来,知道一切又重新回到我们的预见当中了。

要建立好的强迫性重复,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在孩子童年时给他爱与支持,同时尊重孩子的独立性,给予他足够的信任。那么,孩子就会学到爱、信任、独立与自强,并把这些好的东西不断地在他的人生中进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。

投射性认同

讲一下投射性认同吧。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孤独的游戏。沉浸在这种游戏中的人,会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亲密关系,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是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的,他们只关注对方是否如自己所愿,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对待自己。

这种投射性认同一般来自于儿童时期需要条件的爱。武志红在他的《为何家会伤人》中提到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们一种无条件的爱,他们最终才会发现,在这个世界上,有些东西是自己应得的,而不是所有的一切都要通过牺牲或者其他方式去换取。这就是无条件的爱的神奇力量。在健康的亲子关系中,儿童出现的自主行为是受母亲欢迎的,并且会受到表扬,但在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中,儿童的自主行为却会导致抚养者的打击,起码会导致抚养者疏远儿童。所以,在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中,儿童早早就发现,要想拥有与抚养者的亲密关系,他最好表现得虚弱一些,他越没主意,越无助,抚养者便会对他越好,和他越亲密。

投射性认同的游戏并不罕见,它有四种常见的类型:

  • 权力的投射性认同。玩这个游戏的人,其内在逻辑是,我对你好,但你必须听我的,否则你就是不爱我。
  • 依赖的投射性认同。其内在逻辑是,我如此无助,你必须帮我,否则你就是不爱我。
  • 迎合的投射性认同。其内在逻辑是,我对你百依百顺,你必须接受我,否则你就是不爱我,你这个大坏蛋。
  • 情欲的投射性认同。其内在逻辑是,我这么性感(这么有性能力),你必须满足并对我好,否则你就是不爱我,你这个性无能(性冷淡)。

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,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女儿和儿子,
我并不是你的前传,你也不是我的续篇。
你是独立的个体,
是与我不同的灵魂;
你并不因我而来,
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。
你是自由的,我是爱你的;
但我绝不会“以爱之名”,去掌控你的人生。

之前无意中找到的胡适的一些文字,与我的观点正好相同,绝不会“以爱之名”,去掌控你的人生。这一点在某些家庭里太难得了,在那里,父母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,并且需要他们按照自己安排好的路线,走到自己所认为的成功。

真爱

此题无解

尾声

最近武志红开通了B站账号,更新可叫一个勤快。七夕节的视频里,他提到一种现象,看过心理学书的一些人总喜欢在自己的生活中揪各种的毛病:“武志红老师说了,你这个现象是xxx,你这种是不对的,你要尽快改过来。” 可真实了。

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边在回想过去的事情,还真是挺为难故人的。我看看有没有办法更一篇原生家庭的小说或者文章吧。